f1赛事资讯2024国际足球比赛预测2024年羽毛球比赛赛程表F1赛车俱乐部日报

日期: 栏目:F1赛车俱乐部日报 浏览:1

  全球热映的《F1:狂飙飞车》创造了赛车主题电影的新高度,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F1未来的宏伟蓝图呈现在世人面前……

  好莱坞影星布拉德皮特领衔主演的《F1:狂飙飞车》上映第一周就创下1.44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远超讲述1976年劳达与亨特争冠的纪录电影《Rush》的1亿美元,一举成为苹果公司进军电影界后首部票房大片。从铁杆车迷到专业影迷,再到普通观众,纷繁的热议声中,F1成为最大赢家。

  有阅历的车迷可以在本片找到许多历史的影子:皮特饰演的桑尼海耶斯在1993年发生的车祸,其实借鉴了英国车手马丁多内利1990年在赫雷兹的经历,当时的莲花赛车裂成两截;海耶斯在比赛中故意引发安全车,帮助队友约书亚皮尔斯(达姆森伊德瑞斯饰)提升排名,参考了2008年发生在新加坡的“撞车门”——时任雷诺领队布里亚托雷指示小皮盖撞车,帮助队友阿隆索获得优势;皮尔斯在蒙扎高速撞车并且被烧伤双手,如同1976年劳达在纽博格林的车祸中烧伤面部或2020年格罗斯让在巴林从大火中逃生;APXGP车队董事会成员伪造文件举报自己车队,像极了2007年迈凯伦非法获得法拉利赛车资料的“间谍案”;阿布扎比收官战上演最后三圈的冲刺时,会让车迷联想到2021年汉密尔顿与维斯塔潘之间充满争议的一圈定胜负——七届世界冠军在电影里也无缘胜利;海耶斯驾驶黑金色的7号赛车在阿布扎比获胜,仿佛2012年莱库宁——他退役后留下的7号直到电影拍摄前都没人使用——在亚斯码头驾驶黑金色莲花赛车赢得回归后的首胜。

  《F1:狂飙飞车》的全球上映,正好在上周末F1回到75年前首场比赛的举办地银石之前。影片中有大量场景在这条历史悠久的赛道上拍摄,包括二年前摄制组首次进驻围场。这无疑是有史以来受关注度最高的F1主题电影,幕后阵容除了皮特,还有《壮志凌云》的技术流导演约瑟夫克辛斯基和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这样的金牌组合;汉密尔顿担任联合制片人,确保每个技术细节真实可靠;汉斯季默执掌配乐,还有众多顶流艺人演唱插曲。

  固然有资深车迷对诸多电影情节不屑一顾,但从一开始,无论制片方还是F1都很明确,业内人士和专业车迷并非目标受众,而是为了把随机观众引进电影院,培养潜在的车迷群体。要知道,放在“伯尼时代”,仅电影以“F1”为名就是不可想象的事,别说在大奖赛现场实地取景,还有众多车手和车队老板的露出和现实比赛的画面,而用于拍摄的改款赛车和真实赛车一起开始暖胎圈,想想都觉得天方夜谭。从某种程度来说,Netflix出品的《Drive to Survive》是F1“破圈”的成功试水,而这部好莱坞大片才是真正的杀手锏,为这项运动的未来吸引新车迷“入坑”。

  银石周末之前,F1与全球最大赛车网络平台Motorsport Network公布的车迷调查结果显示,来自世界各地10万名受访者中,94%的人表示会在未来五年内继续关注这项运动;61%的受访者——以1995年到2010年之间出生的“Z时代”居多——每天都在刷F1、车队及车手的官方社交媒体;每4个新车迷中有3个为女性,而女性在“Z时代”车迷群体中占据半数。

  回想2017年自由传媒收购F1时,这项锦标赛虽与奥运会、世界杯齐名,却在很多方面与时代脱节,而且面临多支小车队连年赤字、多条老旧赛道濒临被淘汰的重重危机。然而,2025赛历上24场比赛中,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分站合约持续到至少2030年,迈阿密和奥地利更是手握直到2041年的超长协议;明年将增设西班牙马德里,泰国曼谷的街道赛也呼之欲知。

  金钱方面,F1近两年吸金力爆棚,从与顶级奢侈品达成赞助协议,到同家喻户晓的消费品开发联名,再到与能源巨头沙特阿美展开技术合作,还与众所周知的游乐园跨界。安培分析公司的研究指出,2025年F1整体总赞助价值超过29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每年10%的幅度上涨,预示着未来的前景一片向好。

  事实上,自由传媒从来就非常清楚,要把F1做大最强,就要扩大参赛者名单、开拓赞助商、吸收更多车迷。要实现这些,光靠娱乐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整个产业的生态系统拥有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可持续未来,所以制定了赛道上和赛道下的改革。

  赛道上,2026年新规则将使新一代赛车缩小尺寸、减轻重量、下压力变少,从而变得更灵巧,以促进竞争;动力由内燃机和电力平均分配,虽然摒弃热能回收,但只依靠动能发电机就能比目前增加近300%电能,并且采用100%先进可持续燃料。赛道下,这项锦标赛目标通过使用可持续燃料、优化物流和低碳能源发电等创新措施,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

  如今,进入这项运动的新时代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F1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多梅尼卡利表示:“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2026年我们将迎来采用可持续燃料的新一代赛车,以及新车队和新赛道,这将进一步提升赛道上的竞争水平。我们知道,我们的车迷们也同样充满期待。”

  《F1:狂飙飞车》大获成功,震撼的视觉效果是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只看赛车场面,有些镜头比现实的转播画面更真实。这些都归功于制片方运用了处于行业前沿的拍摄技术。

  以安装在车辆上的16台摄像机为例,索尼公司应要求将曾用于捕拍摄《壮志凌云:独行侠》的摄像机缩小到原尺寸的四分之一左右,以尽可能降低其自身重量对赛车速度的影响。随后,在梅赛德斯工程师的努力下,成功在赛车上安装电动云台,通过信号发射器,实现一边拍摄,一边远程移动摄像机,一边回传画面。

  为了拍出最真实的驾车感受,皮特和伊德瑞斯接受了F3和F2赛车的驾驶特训,最终做到了每个他们在驾驶舱里的画面都亲自在赛道上完成。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哪怕坐在全球最大屏幕的IMAX影院中也无法用肉眼观察到。那就是用于拍摄的六辆基于F2底盘改造、梅赛德斯提供引擎的赛车,使用了与本赛季由沙特阿美为国际汽联F2和F3锦标赛提供的低碳燃料。在这些元素的结合之下,运用真实的赛车捕捉真实的速度,从物理上确保了电影能够线比赛场面,而非后期处理的效果。

  由于今年国际汽联F2和F3锦标赛采用的燃料,符合国际汽联定义的先进可持续燃料,电影中虚构的APXGP车队为F1实现了一次另类的“尝鲜”。这不是第一次初级方程式被用来为F1测试下一代技术,例如F2就在2020年先为赛车使用了18英寸轮胎,比F1早了两年。而2023和2024赛季,沙特阿美已经为F2和F3提供含55%先进可持续成分的生物质燃料,今年两个级别的所有52辆赛车得到了进一步升级的100%可持续燃料。

  FIA单座赛车总监尼科拉斯汤姆巴齐斯指出,在F2率先试点可以帮助汽车运动管理机构在F1引入此类燃料之前收集数据。“确保F2中的性能大致相似是重要的第一步。燃料是即插即用燃料非常关键。此外,还涉及一些与可靠性、油箱等相关的小地方,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化学差异。当然,关键在于确保赛车不出现任何问题。所以F2吸取的这些经验,对F1具有参考价值。”

  如今,每个车队正与各自的技术合作伙伴开发适合其新一代动力单元的先进可持续燃料。从今年F2和F3的性能水平、环境友好性和竞争激烈度来看,已经为明年的F1带来了积极信号。

  F1一直被视为汽车产业前沿技术的试验田,从碳纤维材料、主动悬挂、空气动力学、拨片换挡,到涡轮增压、KERS(动能回收系统)、混合动力引擎等。在全球内燃机汽车保有量突破14亿辆的背景下,可直接替代的可持续燃料显然在汽车行业中有更广泛的应用潜力。而且可以理解的是,随着F2和F3已经与沙特阿美一起把开发合成燃料——通过绿氢、从大气或工业排放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制得的燃料——提上日程,那也会成为F1燃料改革的下一阶段。而在F1比赛中成功应用新型燃料,无疑有助于为开发低碳乘用车燃料提供参考,最终将其推广至民用车领域。

  F1已经走过了75年历程,今年是自由传媒带领这项运动的第九年。迄今为止,这家美国传媒机构在不同时期绘制的每一张蓝图都已兑现,更叫人期待2026年大幕揭开……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

标签: